择园分歧 #
在给小Roo幼儿期的教育选择上,我和Roo妈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有分歧,我是比较着急对孩子进行各种超前教育的,但是Roo妈妈更倾向于水到渠成的自然发展。
为此,Roo妈妈在幼儿园的选择上颇是费了一些心思,精心挑选了相对来说理念相同的一所私立小幼儿园,后来因为这所小幼儿园消防整改了一学年,暂时迁至一个较远的地方,Roo妈妈更不惜辛苦,每天奔波近40公里来回接送。当时我是不以为然,觉得花钱花精力是其次,主要是那个小园子一共十几个孩子,冷冷清清,连组织出去春游,也不要求统一着装,稀稀拉拉的队伍很没有气势,孩子放在里面就是放羊了,什么背古诗、学写字、字母表、100以内加减法都不学,简直浪费生命。
所幸Roo妈妈比我要更清醒,她在幼儿教育上下的功夫比我多,她看了很多书,也参加了一些主题沙龙和讲座,最终她选定了采用华德福教育理念培养小Roo。我虽然还有异议,但因为Roo妈妈是幼儿期的教育主导,胳膊拗不过大腿,只好跟随她的脚步了。
谁对谁错 #
但是现在看,Roo妈妈作对了,小Roo那个时候偏内向,很谨慎,如果放入人数众多的公立幼儿园,也许她的学习天份会被更早开发,但那种闹哄哄地氛围无疑会让她更紧张、更内向,放在这个奉行华德福的小园子,人数少,老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,宽松的氛围、轻松地唱游、安心地手工、相对有秩序地游戏等等,孩子会更安心,从精神状态上会更放松。



那个幼儿园一直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,孩子自己搬午睡垫子、自己打饭和收拾碗筷,整理餐桌,自己作手擀面、帮忙择菜、包包子,前年爆火的那个徐州幼儿园,就是因为孩子带着围裙炒菜,其实小Roo的幼儿园一直就是那样培养孩子,只是更低调。这些是在公立大园无法实现的,这些不仅仅是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,还培养了孩子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沟通,以及专注力。
而混龄教育,也是华德福的一个特色,混龄教育让孩子更早进行跨年龄社交,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。
几种教育理念 #
蒙Roo妈妈的启慧,我后知后觉地也接触了一些幼儿教育的理念。一般而言,幼儿教育理念大概有七种理念/教学法,分别是:
-
- 蒙特梭利 (Montessori Education)
-
- 瑞吉欧 (Reggio Emilia)
-
- 华德福 (Steiner/ Waldorf)
-
- 国际文凭小学项目 (IBPYP)
-
- 道尔顿计划/道尔顿制(Dalton Plan)
-
- 心智工具 (Tools of the Mind)
-
- 特法瑞奇 (Te Whāriki)
总结 #
以上几种教育理念,最常见的大约就是前三种,Roo妈妈更prefer华德福教育,这种教育方法,我的体会就是更注重
- 艺术教育
- 独立能力培养
- 混龄教育
因为华德福是基于人智学发展出来的,所以,在我看来,就是前期通过艺术教育、思想教育培养孩子的自驱力,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数学、英语、古诗等等具体知识的学习,等到孩子自驱力形成,就可以快速发展。
赞赏我您的支持,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