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反思 #
还是决定再花点笔墨写一下华德福,毕竟如果理念错误,想要教出好孩子,无异于缘木求鱼了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,华德福教育应该是未来教育的出路吧?
小Roo在拼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,我一直感受的到这些同学的家长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(AI)感到茫然—孩子卷了半天的算法题,可随笔一个素人只要提问得法,随便哪家的AI都可以迅速给出正确答案,就算不对,只要调整一下问法的细节,AI就可以寻孙迭代出你需要的代码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继续学算法还有什么意义?要知道能卷算法的孩子绝对是孩子群体中最聪明的一类人了。说实话,我也有点迷茫。
是的,小Roo这代人很有可能赶上AI全面超越人类的奇点事件,那时候,人和人在智力、数理化能力上的差距将被计算机摸平,甚至机器人将从工厂中走出,走进我们的生活每一处角落,那人还可以干什么?
华德福给出了答案—在AI时代下,人独一无二的创造力将更加宝贵。
传统学校教育是一个磨平差异化的教育过程,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发展提供标准化素质的人才,不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。1
华德福从艺术创造力培养入手,注重思维的创造性,这种教育方式无疑要比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要更优越,更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才。
只可惜,我是后知后觉,当初的我并不接受华德福教育理念和方式,没有在小Roo幼小阶段和小Roo妈妈形成很好的合力。一声叹息~~
荐读《把华德福带回家》 #
《把华德福带回家》2 这本书是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关于华德福家庭教育的书,作者黄晓星是国内引入华德福教育的第一人,围绕这个主题有数本著作。
核心思想 #
《把华德福带回家》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提倡将华德福教育理念融入家庭生活,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验到华德福教育所强调的整体发展、自由探索和艺术启蒙。
主要主张 #
作者的主要主张,我总结为以下:
- 家庭是第一个学习环境: 强调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家庭生活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基础。
- 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: 提倡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,提供适合的发展空间和学习资源,不强加成人意志。
-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: 鼓励孩子自由地玩耍、探索和创作,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艺术体验。
- 重视自然与手工: 让孩子亲近自然,参与手工劳作,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。
- 讲述故事和吟唱: 通过讲述故事和吟唱,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,传递文化价值观。
总之, 这本书旨在帮助我们将华德福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家庭生活中,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、自由和创造力的成长环境。
赞赏我您的支持,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。

-
阿尔弗雷德·诺思·怀特海. 教育的本质.
原作名: the Aims of Education, 2019. 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34802586/. ↩︎ -
黄晓星. 把华德福带回家.副标题: 华德福的家庭教育, 2017. 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7074240/. 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