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个小Roo的家长咨询他们孩子的英语学习,他们都提到孩子在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,学了好几年,怎么上了初中,英语还是学不好。这引发了我对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些思考。
说到小学的英语教学,我觉得咱们做家长的心里都挺复杂的。国家的课程标准要求,小学毕业掌握600到700个单词。听上去不少,但要知道,以小Roo为例,从二年级到五年级,整整4年时间才学了600个词,这平均下来一年才150个,别说多了,真的太少了!即便是初中英语,国家课标的教材也是非常简单的,我曾见过济南的一所初中,老师只用一个月把课标课本给孩子讲完,然后换其他的教材给孩子们教学,原因就是课标的内容是在简单。
而且最让人着急的是,这个低标准对咱们大多数孩子来说,都没完全达到。很多初中的英语老师都在反映,小学毕业的孩子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甚至连26个字母还不熟练。这样一来,初中就只能用零起点教材,从头开始学,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咱们的孩子,中文能力12岁就能读各种小说了,可英语却连最简单的文章都看不懂,和外国同龄孩子比,真的差距很大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
英语学习花了那么多时间,为什么效果还这么差? #
其实,我发现孩子的英语学习有一个特别大的问题,那就是“费时多,收效低”。拿小Roo来说,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英语,一周至少两节课,到小学毕业,孩子一共上了300多节英语课,可就算是这样,每节课平均也只学了不到两个单词,这效率确实低得让人着急。
原因在哪? #
我个人的看法是:
-
- 老师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
现在能用全英语授课的老师不多,孩子课堂上听到的英语输入太少。大多数时间还是老师在讲解语法和翻译,英语的语言环境根本没建立起来。
-
- 教学方法太老套
咱们小时候学英语是什么样?翻译、背单词、抄句子,现在的课堂其实差不多,很多还是这种传统的语法翻译法,孩子学得慢,而且学完就忘。
-
- 过于强调考试
应试教育还是占主导。老师为了让孩子考好试,重点都放在拼写和语法上,忽视了听、说、读这些实际应用能力,孩子学到的都是“死英语”。
-
- 教材内容太局限
现在的教材每节课目标很少,一节课也就几个单词、一两句简单的对话,孩子学来学去,能接触的内容非常有限。课外读物也很少,没办法拓展。
-
- 课堂时间浪费严重
为了吸引小学阶段孩子注意力,很多老师设计了很多活动和游戏。但问题是,这些游戏常常喧宾夺主,孩子玩得很开心,可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。
为什么孩子学得这么慢? #
说到底,我觉得一个关键问题是,咱们的孩子没能在课堂上“习得”英语。语言学习最好的方式是“沉浸式”的,也就是让孩子沉浸在英语环境里,听得多、读得多,自然就能掌握。可是,咱们现在的课堂完全没办法做到。
比如:
-
课堂输入太少
老师讲的英语有限,教材里的内容更是少得可怜,孩子每天听到的、接触到的英语量太低了,根本没办法在脑子里形成语感。
-
操练取代了输入
很多课堂花大量时间在背单词、抄句子、练习语法上,孩子重复机械操练,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听和理解。结果,学得慢,记得也不牢。
-
活动与游戏占用了学习时间
有些小学课堂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,会设计很多小游戏,但这些游戏本末倒置,形式大于内容,甚至还要用中文讲解规则,这就更耽误了英语输入的时间。
那孩子应该怎么学? #
咱们做家长的,虽然不能完全改变学校的教学,但也可以做一些努力,帮助孩子在课外弥补不足。我有几点建议跟大家分享:
-
- 多听英语,多读英文书
语言的关键是输入,尤其是听和读。可以给孩子找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英语绘本或者有声读物,每天听一点、读一点,慢慢积累词汇量和语感。
-
- 少关注语法,多鼓励表达
初学阶段,语法的准确性没那么重要。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敢开口说,敢用英语表达,不要总盯着他们的错误不放。
-
- 创造语言环境
如果有条件,可以找外教或参加一些靠谱的、全英语的兴趣班,增加孩子的英语接触量。或者在家里多跟孩子用简单的英语对话,比如日常的“早上好”“吃饭了吗”,都可以慢慢渗透进生活。
-
- 选择丰富的课外资源
市面上有很多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,比如英文动画片、分级读物、游戏APP等,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。
总结 #
英语学习不只是考试,而是能力的积累
最后我想说,咱们家长也别太焦虑,语言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别光盯着考试成绩,更要关注孩子的实际能力。让孩子多听、多读、多表达,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,这样才能真正提高。
赞赏我您的支持,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