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电影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,翻出一篇旧文,觉得还是有一些意义,贴出来吧。
前几天在陪小Roo上Extension Class的时候,和同在教室外等候的一个妈妈聊了几句带娃经,当给她看了我带着小Roo看的几十部电影记录的时候(其实,还仅仅是今年的观看的记录而已),这个妈妈吃惊地张大了嘴,问:“孩子的时间那么宝贵,怎么会有时间带她看那么多部电影?” 其实大可不必视电影为时间杀手。如果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,看电影不仅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方式,也可以通过电影让孩子开阔眼界,快速学习知识,并增长人生智慧。好的电影教育对于塑造孩子的价值观、人生观是非常重要的。
那些我和小Roo一起看过的电影 #
2020年前三个季度,我和小Roo一起看过了数十部电影了。有精彩的动画,也有经典的默片,还有百老汇的歌舞片等等,她从其中领略了五湖四海、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,也跟随电影中的主人公们经历了蛮荒一片的石器时代、欣欣向荣的封建王朝、硝烟漫天的世界大战、坚韧不屈的抗日战争等等;体会着他们或她们的喜怒哀乐,沐浴在爱与善良、坚定与勇敢等美德的氛围中;欣赏着芭蕾、歌剧、百老汇舞台剧、踢踏舞、墨西哥流浪音乐等等风格迥异的音舞艺术。
当我和小Roo一起转动地球仪的时候,她可以很愉快地给我分享从电影中了解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情况,我很欣慰,因为这些东西在她的脑子里是鲜活的,有质感的,不是冰冷枯燥的一串串文字。
当我听到小Roo哼唱着电影里面的一些美妙音乐,或者稚嫩地学唱着里面的英文歌词的时候,我很开心,因为她的脑海中慢慢开始形成一些比学校童谣更有趣的音乐品味了。
对精彩电影的欣赏,已经成为小姑娘每周最渴望的事情了
注意点 #
电影中看到、听到的元素还是需要和线下的体验进行结合,比如线上看到的《战国》电视剧,后来就带她去陕博或者河南博物馆参观了,增强印象,比如欣赏了歌舞片《美女与野兽》,不妨有机会带她去看线下的一些歌舞剧,我们当时是带小Roo看了风格迥然不同的《粉墨》和《只此青绿》并在宋城看了一些实景剧进行交叉对比。
引入电影的赏析教育,也是有一些无奈的背景,小Roo正好碰上了疫情封控的那几年,孩子的好奇心不能辜负,只能依托于电影这个形式。
一个例子 #
比如在三年级的时候,给小Roo看过的一部有趣的动画电影《昆虫总动员》。这部电影的介绍,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,我就不多说了。
选择这部电影,主要是希望结合小Roo的课业,她所读的统编语文三年级上,正好要开讲《一块奶酪》这篇课文,课文中的主人公就是小蚂蚁。这和《昆虫总动员》很契合,正好可以借着电影,给小Roo带一些关于蚂蚁的自然知识。
其次,语文教材四单元的一个阅读要求是“预测能力”,这部全程无对白的童趣电影,正好可以不时停下来,让小同学预测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,看看她的预测够不够“脑洞大开”。观看这部电影“不知不觉中”成了小Roo预测能力的一个训练课。
因为小Roo看过这片子以后,对昆虫的兴趣大增,我看了一下法布尔的《昆虫记》,好则好亦,但是有点枯燥,很怕推荐给小Roo会看倒了她的胃口,于是就挑选了另外的一本书给她–《百变昆虫》。
赞赏我《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:百变昆虫》是2012年3月1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青少科普编委会。 内容简介:昆虫是生活在地球上非常不起眼的小动物,但是它们的生活却是热闹非凡。这本《百变昆虫》尽情地为大家描述了昆虫家族中基本的常识,并为大家选取了一部分常见的昆虫,介绍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殊的生存本领。希望小读者们增长知识的同时能够从这些小昆虫身上受到启发。
您的支持,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