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问题真是典型!原本以为上一篇文章已经说的差不多,结合这个妈妈的问题,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继续说一下。
小学时候,娃的英语考试次次满分,这位妈妈心里觉得稳如泰山,结果一到初中,从初一开始,英语就有不好的趋势,等到初二英语成绩就更不佳了,这位妈妈急得恨不得穿越回去重来一次。
你们以为小学英语的满分有多值得骄傲?其实这就是个“温柔的骗局”,把家长们蒙得团团转。
为什么会这样? #
因为那些小学英语满分的孩子里,有两种人:一种是阅读、听力打得牢固的娃,她们考100,是因为分数打满了就是100,另一种是只搞课内内容的娃。而初中内容一上来,后者基本上就掉队了,也就是这个妈妈说的情况:初一开始下滑,但毕竟初一简单一些,而且初中老师都会从零基础再给孩子打一遍底,等到初二,成绩就更揪心了。
在我看来,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,包括对于在幼儿和小学期间持续接受英语培养的孩子而言,小学期间英语“鸡”不到初中,乃至高中水平,简直是对孩子未来的无情“埋坑”—时间、金钱都打了水漂,孩子也没有收益。很多妈妈这时候才醒悟,规划得晚,坑娃没商量。
所以,Roo爸爸自己总结了一句话:小学搞英语,一定要站在高考的高度去看问题。
具体来说:
-
小学低年级的目标是:夯实阅读和听力。
-
小学高年级的任务是:背单词+学语法。
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做到这些,初中就会轻松到起飞!
小学英语该怎么搞 #
不说理论和诗和远方,结合我对小Roo的教育,就针对应试,我们来说说小学期间英语需要搞好的这两个基础盘:“阅读”和“听力”。
阅读 #
词汇量拉不上去?初中的阅读理解错一片?别急着让孩子疯狂背单词。要知道,单词不是背出来的,而是读出来的。
举个例子,分级读物里的词汇量是在高度重复中形成的。比如,一本讲“apple”的书,会反复提到这个单词。读上七八遍,“apple”这单词连睡觉都能梦到。
阅读量上来,词汇量自然跟着涨。而且,大部分生词根本不用查字典,看上下文猜意思就搞定了。
还记得你小时候怎么学中文的吗?根本不用每个字都翻字典吧?英文也是同理。只要把书读多了,熟悉感自己就来了。
听力 #
听力是英语学习的根源!启蒙阶段,用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音频来磨耳朵,效果奇佳。
听力分两种:大听力和小听力。
-
**大听力:**利用碎片时间泛听动画片音频。比如去超市、散步的时候让孩子听。别太纠结细节,主要是兴趣优先。
-
**小听力:**分级读物的音频,精听为主。把要读的内容先听熟了,再去读效果更好。
执行的核心理念:别翻译,别背诵,别复述。让孩子熟悉语境,这才是关键。
孩子听进去了是什么样的?走哪儿都抱着播放器,大人说话大声了,她会嘘你。
干货来了 #
最后,Roo爸爸我再说点经验之谈。
分级阅读和听力输入,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,而是整个家庭氛围的问题。
小学阶段抓好英语,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。因为到了中学,孩子根本没时间再搞这些基础了。英语是高考里唯一可以在小学提前搞定的科目,不提前下手真是亏大了。风闻小Roo这一级的孩子里面有一个牛娃,小升初的时候就作了那一年的高考英语题,130多分,真是让我和小Roo叹为观止。
家长英语水平一般,也没关系。只要选对工具,比如分级读物、动画音频,家长再提供陪伴和情绪支持,孩子就能养成好习惯,形成量变到质变。
记住,英语启蒙要早、要坚持、路线要对。
鸡娃的高度,拼的是家长的执行力+孩子的配合度。而英语学习的核心逻辑是:
学前和小学低年级,大量听力+阅读输入,语言的底层逻辑就稳了。
小学高年级,开始背单词、学语法,逐步切入应试路线。
如果启蒙得当,后面根本不费劲。所有的抗拒和痛苦,都是因为前期基础没打好。所以,别再争什么原版和应试了,两者结合才是王道!
个人体会,不一定对,见仁见智。 只要是适合你家孩子的,那就是最好的。
赞赏我您的支持,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