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过正文
  1. Posts/

聊美国和欧洲的电影分级制度

·1627 字·4 分钟
Old Roo
作者
Old Roo
小Roo的爸爸,EMBA,职业经理人
目录
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美国和欧洲的电影分级制度,看看他们是怎么给孩子们筛选电影的。

春节期间,想必你也一定带孩子去电影院看了不少电影。可是,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时刻——本来以为是部适合孩子的电影,结果突然蹦出一个惊悚镜头,娃瞪大眼睛,你瞪大眼睛,整个影院的家长们都瞪大眼睛……心里默念:“这也能让小孩看?!”

这时候,我们就不得不羡慕美国和欧洲的家长了。因为他们有着清晰的电影分级制度,可以帮助父母迅速判断一部电影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观看。而在咱们国内,选个国产电影……就得靠经验+直觉+运气。😅

那么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美国和欧洲的电影分级制度,看看他们是怎么给孩子们筛选电影的。


美国电影分级制度(MPAA → MPA)
#

美国的电影分级系统由电影协会(MPA,原MPAA)制定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
级别 说明
G(General Audiences) 适合所有观众,完全无害,幼儿园小朋友都能放心观看。
PG(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) 建议家长指导,可能有轻微的不适内容,比如一些温和的暴力或情绪化场景。
PG-13(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) 13岁以下儿童需家长陪同,通常包含较多暴力、少量不雅词汇,或者稍微暗示性的内容。
R(Restricted) 17岁以下必须由家长陪同,暴力、成人内容可能较多,基本不适合小朋友。
NC-17(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) 17岁以下禁止观看,通常包含较严重的成人内容。

简单来说,如果你家娃还小,那就尽量选择 G 或 PG 级别的电影,PG-13的话就要先看看内容再决定要不要让孩子看。


欧洲的电影分级制度
#

欧洲各国的电影分级不尽相同,但大体上遵循类似的原则,比如英国的BBFC、法国的CNC等。我们挑几个主要的国家来说说:

英国BBFC(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)
#

级别 说明
U(Universal) 适合所有年龄层,类似美国的 G 级。
PG(Parental Guidance) 家长建议陪同观看,类似美国的 PG 级。
12A 12岁以下需家长陪同(影院专用),有轻微暴力或成人暗示。
15 15岁以上观众观看,内容可能包含较多暴力、毒品、性暗示等。
18 18岁以上才能观看,通常是限制级电影。

法国CNC(Centre National du Cinéma et de l’image animée)
#

级别 说明
Tout Public 适合所有观众,类似美国的 G 级。
-10 10岁以下禁止观看,可能有一些惊悚或暴力场景。
-12 12岁以下禁止观看,通常涉及较明显的暴力或成人内容。
-16 16岁以下禁止观看,包含更明显的暴力或性暗示内容。
-18 18岁以下禁止观看,属于完全的成人电影。

法国的分级制度相对宽松,比如一些在美国被定为 R 级的电影,在法国可能只是 -12 或 -16。


而我们国内呢……🤷‍♂️
#

呃,关于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嘛……其实是没有的!

没错,我们的电影审查制度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,所有上映的电影都是“全民适龄”,只不过有些电影会被标注“建议多少岁以上观看”,但这并不具备强制性。

这导致的问题是什么呢?

  • 有些电影看起来像是给小孩看的,但实际上可能有血腥、惊悚或暴力内容。(比如某些国产动画电影,画风可爱,剧情却让人瑟瑟发抖😱)
  • 由于没有明确的分级,家长只能靠自己去判断,有时候踩雷是在所难免的。(你可能以为是《喜羊羊》,结果看完变成了《惊声尖笑》……)
  • 许多引进的国外电影,原本是分级的,但到了国内可能会被删减修改,使得内容和原版有所不同。

总结:如何给孩子选电影?
#

  1. 国外片尽量参考原版分级,尤其是美、英、法等国的标准,比如 PG、G 级更适合孩子。
  2. 查阅影评和家长推荐,像 Common Sense Media、豆瓣等网站上会有家长的详细反馈。
  3. 如果是国产片,务必多看看预告片和观众评价,别被“儿童电影”这个标签骗了。
  4. 动画片 ≠ 适合儿童,一定要弄清楚电影的实际内容!(比如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可能就不适合太小的孩子)

希望这篇带娃观影指南能帮到各位家长,避免踩雷!当然,我也希望未来中国能建立自己的电影分级制度,让咱们家长们选片不再那么费劲! 🎬🍿

赞赏我

您的支持,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。